成都梁平商会

美丽梁平欢迎您!                                                                                                                                                                                                                                            电话: 028-61331150 

湿地润城 闻名中外——看没有大江大河的梁平怎样成为“国际湿地城市”

发布时间:2023-11-02 17:03

十月十三日,双桂城区,蓝天白云倒映在湖泊中,城市、湖泊、湿地、森林融为一体,呈现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10月19日,由市政府新闻办、市生态环境局联合举办的“发言人来了——环保微宣讲”发布活动走进“国际湿地城市”梁平,来自市生态环境局、区生态环境局、区林业局的4位发言人,就如何擦亮“国际湿地城市”名片、做好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答市民提问。

    这一活动选址梁平,体现了市级部门对梁平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功创建西南地区唯一“国际湿地城市”的认可。

    那么,没有大江大河的梁平,缘何能够荣获“国际湿地城市”这一湿地生态保护的最高荣誉呢?

    立足禀赋

    全面审视自身条件后的顶层设计

    梁平是长江北岸一级支流龙溪河的发源地,境内408条流域水系纵横交错、78座湖库星罗棋布、80万亩稻田湿地蔚为壮观……这些独具特色的生态湿地资源,是重塑城市特质和乡村风情最为灵动的生态元素。

   “如何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是我们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不得不破解的一项核心命题。”梁平区有关负责人回忆说,2019年初,梁平便决定开展国际湿地城市创建工作,以创促建,推动实现更多生产资源价值转化,为发展集聚绿色动能。

    如何创建国际湿地城市,于梁平而言,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既没有可照搬的“模板”、也没有可借鉴的“先例”,一切都要在实践中摸索、在实施中完善。

   “在全面审视自身资源禀赋和生态本底之后,我们创造性地提出‘全域治水·湿地润城’工作思路,致力于走出一条具有梁平辨识度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梁平区有关负责人表示,这一思路与重庆大学小微湿地课题组的研究方向不谋而合、一拍即合。

    于是,双方开始了通力协作:梁平为重庆大学提供实践基地和创新案例,重庆大学为梁平打造小微湿地连绵体和小微湿地群落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撑。

    真抓实干

    首创“小微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模式

    随着顶层设计与专家思维的交集与碰撞,梁平的发展思路日渐清晰——构建以“小微湿地+”为支撑的生态体系,用生态湿地赋予城市温婉与灵气,重塑乡村风韵与诗情。

总体思路已明,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如何创新性地抓好落实。

    就此,梁平成立以区委书记,区委副书记、区长为双组长的水污染防治攻坚、湿地保护修复、国际湿地城市创建三联工作领导小组;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制定“1+6”水污染防治方案和“8+1”河长工作制,统筹实施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等“三水共治”;组建生态湿地专职管理机构——梁平区湿地保护中心;组建由环境生态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杨志峰领衔的湿地保护专家委员会,通过搭建湿地生态科研平台,携手国家湿地保护与修复技术中心、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院所共建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梁平实验基地、长江上游湿地保护研究中心、智慧湿地生态环境大数据中心,开展明月山系及龙溪河流域生态研究,构筑成渝湿地生态廊道……

    随着一项项务实之举的落地,梁平的生态红利得以逐步释放,“小微湿地+有机产业、民宿康养、生态旅游、自然教育”等模式也逐步成型,在全区范围内建成了400余个具有典型示范效应的小微湿地,逐步形成经济作物种植、水产养殖、湿地康养、湿地旅游四大生态支柱产业。

    成效初显

    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逐步实现有机统一

    竹山镇猎神村的变化便是我区推动湿地生态保护的生动实践。这里不少梯塘昔年因开采石膏矿引起渗漏,几年时间的精心改造,得以重新蓄水,变身小微湿地。田块之间水道连接,茭白、芡实等水生植物装点起“水下森林”,为小鱼小虾和水生昆虫的“逍遥游”提供了绝佳场所。

   “现在梯塘不仅成了村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也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新元素。”猎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宗寿说,小微湿地让村里环境变好了,昆虫来了,候鸟来了,游客多了,村民的收入也增加了。

   “我将自己的住房改造成了18间民宿客房,平均算下来,一个月纯利润就有3万多元。”猎神村村民陈万明对如今的生活颇为满意。

    尝到生态红利“甜头”的不仅有乡村和百姓,野生动物也是其中之一。

   “快看,彩鹮!”今年7月27日,双桂湖畔,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展翅的身影,被观鸟爱好者杨秀勇发现并用相机记录下来。

   “现在双桂湖的环境是真的好,鸟是真的多。”杨秀勇说,除了彩鹮,他还拍下了灰雁、青头潜鸭等众多野生动物的照片。

   “生态环境好不好,动植物最有发言权。”区湿地保护中心主任唐宏介绍,如今的双桂湖内共有脊椎动物182种,包括鸳鸯、红隼、斑头鸱鹞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高等植物706种,包括苏铁、水杉等国家级保护植物,每年冬季,还会有上万只候鸟来双桂湖越冬栖息。

    今年4月20日,中国小微湿地创新联盟在双桂湖畔正式成立,更多推动小微湿地保护和管理的“中国方案”将从这里“走出”,在全球释放出更大的生态保护正能量。

    从顶层设计到创新而为,从没有大江大河到荣获“国际湿地城市”,是梁平全面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动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写照。

    眼下,梁平正全力以赴做好“国际湿地城市”后半篇文章,推动绿色发展的浪潮叠加涌动。前进中的每一步,都突出创新、都坚实有力、都值得期待。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

版权所有© 成都梁平商会    技术支持: 优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