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梁平欢迎您! 电话: 028-61331150
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
安胜镇稻田湿地风光
百里竹海旅游度假区小微湿地风光
梁平缺水,六条主干河流全部流出境外,缺少过境水资源。缺什么就补什么。梁平选择善待每一滴水,双桂湖成为全市湖泊水库中的“头牌”;梁平还首创以“小微湿地+”为特色的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模式,去年被联合国评为国际湿地城市,是我国西南地区唯一上榜者。国家森林城市名单公布,梁平区也成功入选。环境日里看环境。第52个世界环境日,也是我国第9个环境日,《渝州瞭望台》聚焦重庆梁平区,为你探秘这座国际湿地城市,如何描好三“色”,解题“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A 全域治水 擘画绿色发展的“底色”
置身水阔岸绿的双桂湖,很容易造成这样的错觉——梁平是个山水资源富集之地。
真相却是:梁平缺水。
据了解,梁平区处于重庆市东北部平行岭谷区,地势高于四周,为溪河发源地,梁平区域内的六条主干河流全部流出境外,缺少过境水,总体缺水。
治水刻不容缓。近年来,梁平历届区委、区政府领导都把“水文章”放到了重中之重。
梁平人意识到,解决缺水,首先要保水,“胜负手”其实也有,这就是小微湿地。
小微湿地是指自然界在长期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小型、微型湿地,面积在8公顷以下,具有供给功能、调节功能、支持功能和文化功能。梁平地处长江干流与嘉陵江支流渠河的分水岭上,地势高于四周区县,人均水资源量仅为全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73%、全国的61%,属于典型的丘陵缺水地区,但梁平又有着“巴蜀粮仓”的美誉,没大江大河,境内却有408条流域水系纵横交错,78座湖库星罗棋布,80万亩稻田湿地,不仅能存水,还使之成为全国粮食生产大区、全市农产品主产区。
梁平区委书记钱建超,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孟文曾经撰文称:作为传统农业大区的梁平,如何贯彻好党中央关于湿地保护的决策部署,利用湿地资源、厚植绿水青山、释放生态红利,实现绿色转型发展,是不得不破解的核心命题。
梁平在全面审视自身资源禀赋和生态本底之后,创造性提出了“全域治水·湿地润城”的工作思路,在全国首创以“小微湿地+”为特色的湿地生态保护修复模式,积极构建城市湿地连绵体和乡村小微湿地生命共同体,绘就了山水城人和谐共生的全新画卷。
梁平正以一块块湿地,展现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靓丽风景;以一抹抹“生态绿”,勾勒出梁平绿色发展的底色。
B 湿地润城 提升绿水青山的“成色”
近日,记者走进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目之所及,万物葱郁,湖面碧波荡漾,嫩黄色的荇菜如繁星般镶嵌于湖面,散发着耀眼夺目的光芒,成为夏日里一道浪漫的风景。
荇菜是《诗经》第一首诗《关雎》中所提到的一种水生植物。荇菜又被称为“水镜草”,生长环境要求水质优良,污秽之地,荇菜无痕。作为水环境的标识物,荇菜能在双桂湖“安家落户”,充分印证双桂湖的生态日益改善。
双桂湖是我市第二大城市淡水湖泊。20世纪末,这个人工湖由于当时盛行的集约化水产养殖,以及上游生活污水排放等因素,致使库区湖底淤泥沉积,水质恶化至Ⅳ类。
近年来,在“全域治水·湿地润城”理念的引领下,梁平采取了“净水、治水、活水、养水”等措施,做好湿地保护修复“加、减法”,开启了保护修复梁平“城市之肾”的行动。
为还原自然生态原貌,梁平坚持做好湿地保护修复“减法”。先后将近400户双桂湖周边农户实施生态移民,取缔各类养殖场30余处,设立无人区,营建水生、陆生动物自然栖居地和鸟类迁徙通道,为生物营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同时,梁平持续做好湿地保护修复“加法”,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双桂湖为核心,梁平引安宁河、响水河、千明河三条“主动脉”入双桂湖,连通河湖库塘,形成约30平方公里“六水蜿蜒、湿地绕城”城市湿地连绵体,实现双桂湖水的生态循环。
“加法”中还囊括了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等部门和相关乡镇(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推动下,先后实施环湖管网、智慧湿地、湿地修复等生态工程,修复都梁飞雪、梁山草甸等湿地生态景观,完善了巡湖道路、环湖智能步道、环湖栈道等各种配套设施。
在湖岸,梁平采用“小微湿地+”模式打造泡泡湿地、生物沟、梯级小微湿地和稻田湿地等,最大限度保护生态肌理和曲美岸线,复原自然生态风貌。
在多措并举之下,双桂湖的湿地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水质由劣Ⅳ类达到Ⅲ类。候鸟翩飞、鱼翔浅底,蓝天碧水、岸绿景美,如今的双桂湖已成为众多生物,尤其是候鸟生活的天堂。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青头潜鸭在内的上万只雁鸭类候鸟,每到冬季都会来双桂湖越冬栖息。
“湿”情画意提升了梁平绿水青山的成色,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成为了一张靓丽的城市名片。
C “小微湿地+”
平添生态变现的“亮色”
除了构建结构完整、空间连续、功能齐全的城市湿地连绵体之外,梁平还采用“小微湿地+环境治理、有机产业、民宿康养、生态旅游、自然教育”模式,积极探索乡村小微湿地保护与利用。
梁平区竹山镇猎神村位于明月山百里竹海深处,早年当地因为发展开矿凿井、伐林造纸等造成生态创伤。
梁平对该村山地梯塘进行了综合整治,形成100余个大小不一的梯级塘,种植莼菜、慈姑、菱角等水生经济作物和多种观赏性植物,将曾经的矿山遗址变成了有山有水有景的山地梯塘小微湿地群。
“现在梯塘成了游客休闲游玩的好去处。”猎神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宗寿说,村里的民宿一到节假日就很紧俏。
水产养殖业一直以来是梁平区礼让镇川西村的一个特色产业,该地拥有渔业养殖水面6000多亩。不过怎么处理养殖污染一度困扰着村民。
近年来,当地开启小微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示范建设,对乡村污水进行综合处理。川西渔村已成为重庆最大的生态渔业园,再现了鱼米之乡的独特风情。
“发展鱼菜共生产业,对沟塘田堰渠溪进行生态治理。现在养出致富鱼,也留下清澈水。”川西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何继龙说。
好山好水可生金。梁平积极推动生态经济创新发展,走“小微湿地+有机产业”新路,有机稻藕、稻鱼、稻虾都成了招牌,也以碧田万顷为文旅康养提供了资源。
梁平涌现出100余家田园民宿、竹海民宿、吊脚楼民宿等新形态民宿,明月山·百里竹海民宿群和万亩稻香林团民宿群等已颇具规模。在梁平,候鸟栖息、显山露水的城市风情和鸟语花香、依山傍水的诗意乡村,每年都吸引大量游客慕名而来。
“湿意”生态正在持续赋能产业振兴,为当地乡村振兴增添发展的高光亮色。
全域治水擘画了绿色发展的“底色”,打造湿地成就了鱼米之乡的“成色”,“湿地+文旅”为生态变现平添了一抹“亮色”,三“色”梁平成为国际湿地城市之路,可谓“水到渠成”,并且带来优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这样的“湿”情画意之城,才是人人心向往之的宝藏之地。
记者手记
水往低处走,但人要向前看。
地处西部内陆不靠海、没有大江大河流经、没有大型湖泊,缺水的梁平却凭借全域治水和善待湿地,成为我国西南地区唯一的“国际湿地城市”。
我们通过解码梁平利用小微湿地促进城市生态转型和乡村美颜的种种创新举措,可以读懂这一切并非偶然。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立足“两个大局”,心怀“国之大者”,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不断提高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战略眼光、专业水平,坚决扛起生态文明建设的责任。梁平的实践证明,只要有政治判断力,有强大执行力,就能扭转乾坤,让被污染的水库变湿地公园,让缺水地变水乡泽国,西南地区唯一荣膺国际湿地城市,就是对梁平谋求“湿”情画意最好的“点赞”。
扫一扫在手机上阅读本文章